栀子花香盲男孩泪
微小说 阳光心灵作家 0 2025-01-15
在栀子花的芬芳中,一个失明的少年泪水涟涟 栀子花香,有个盲男孩泪流满面 他们曾是青梅竹马,却因搬家而失散。为了寻找她,他投入巨资研制出一种独特香水,其香气如同她昔日的体香,他将香水无偿分发给全国各地的朋友…… 17年过去了,他的香水是否还能引领他找到失散的她? 栀子花的香气,让一个盲目的少年泪水盈眶。那时我们年少,你爱谈天,我爱笑 刘洋自幼便跟随父亲刘兴东在四川绵阳松垭镇西边种植栀子花。他常常跟随父亲学习识别栀子花的品种,感受着花香和花色。 初夏时节,栀子花盛开,苏小白的父亲苏丹驾驶卡车将这些新鲜采摘的栀子花送往北川的凉茶厂。苏丹是北川县曲山镇人,也是北川凉茶厂的卡车司机。每次来访,他都会带着苏小白。 刘洋与苏小白就这样相识了。两个小伙伴在栀子园里嬉戏,追逐蝴蝶、捕捉小鸟…… 1986年春天,苏丹辞去了工作,在栀子园附近定居,并开设了一家凉茶厂,利用刘兴东种植的栀子花制作凉茶,既丰富了生活,又推动了刘兴东的产业发展。两家人亲如一家。刘洋和苏小白,就像一对亲兄妹,每天放学后,他们一起玩耍,在原野上奔跑。 然而,不幸降临。栀子园东边的一棵银杏树上有一个斑鸠窝。1987年5月的一天,一只小斑鸠从树上掉落。刘洋决定爬上树将小斑鸠放回窝中。刘洋本是个爬树高手,但那天雨后,他穿着胶底鞋,刚把小斑鸠放回窝,苏小白就在树下欢呼。刘洋转头看她时,不小心脚下打滑,重重地摔了下来,眼睛被栀子树的枝丫刺伤,从此失明。 此后,苏小白开始独自上学。刘洋的孤独让苏小白十分心疼,晴天时,她会带刘洋到栀子园散步。在苏小白的引导下,他低头嗅着花香,触摸着花叶,“这应该是雀舌栀子,这是小叶栀子,这是水栀子,这是黄栀子……雀舌栀子的香气扑鼻,小叶栀子的香气淡雅平和,而黄栀子的香气清香缕缕,沁人心脾……” 看到这一幕,刘兴东看到了儿子的希望,他鼓励苏小白,让她每天放学后都带刘洋出去玩。苏小白反问:“我可以带他去上学吗?” 我的世界,从此充满了黄栀子的幽香 1990年,刘兴东花钱将刘洋和苏小白转入城里的实验中学上初中。因为刘洋离不开苏小白,他需要在苏小白的帮助下乘坐公交车、在食堂吃饭、与同学们交往。 然而,1992年春节过后,苏小白告诉他,她要离开他了,她的父亲要搬到广东发展。 刘洋躲在学校的角落,默默地听着苏小白带着父亲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苏小白离开栀子园的那天,刘洋永远也忘不了:那是1992年3月5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他没有像父亲那样去送他们,而是站在公路后面的高岗上,听着苏小白挥舞着手中的东西对刘叔叔说:“告诉刘洋,我会回来看他的,一定会的!”随后,汽车的鸣叫声渐渐远去。刘洋蹲在地上大哭了一场。那年,苏小白14岁,刘洋15岁。 苏小白离开后,刘洋经常来到栀子园,那里有他和苏小白留下的欢笑。他满园走着,嗅遍了大大小小各个品种的栀子花。有一天,他感觉到,那种带露珠的粉黄色黄栀子,是苏小白身上的味道。于是他采集起来,带在身上,插在卧室的花瓶里。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幻想苏小白站在他的身后,默默地守护着他。 1994年暑假,苏小白来信了,并通过快递公司送来了50盒金属罐装的栀子花罐头。苏小白说:“直到现在,爸爸的事业才走上正轨,所以才给你写信。在广州番禺的大夫山下,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栀子园,今年5月,爸爸在那里与人合伙办了一个罐头厂开始投产了。栀子花性寒,以它为原料做成的罐头,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在炎热的广东大受欢迎。每天一罐栀子花,可以伴你度过一个凉爽宜人的夏天。” 刘洋惊奇地触摸到,罐头盒上印的凸起的栀子花图案,正是那种粉黄色的黄栀子!他吃起来,不仅鲜甜爽口,而且有一种带露珠的黄栀子所散发出的潮湿的幽香,那一定是心灵手巧的苏小白亲自采摘的栀子花特制的。此时的刘洋,仿佛嗅到了苏小白的芳香,她的玉臂正忙碌着采摘嫩绿的花枝…… 信来信往快一年,然而1995年6月,苏小白高考后,两人失去了联系。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