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个金风送爽的中秋佳节,抬头仰望那轮明亮的圆月,我不禁回忆起了我军旅生涯中那些寄送月饼给阿芳的温馨时光。阿芳,我的儿时玩伴,一个深藏在心底的珍贵回忆。
记忆中,阿芳家的院子里有一棵丁香树,树下常常聚集着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其中,那个最为顽皮的我,与最为美丽的阿芳,共同编织了无数美好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丁香花香,弥漫在童年时光的每一个角落。
阿芳,她不仅拥有出众的容貌,更有一颗仗义的心。她性格腼腆,身材与我相仿,一头乌黑的长发自然卷曲,两条小辫子随意地垂在肩头。她身姿娇小,但眼神坚定,笑起来时,两个酒窝显得格外迷人。阿芳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魅力,无论是单独欣赏,还是整体搭配,都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阿芳来自山东,她的父亲曾是军人,后来随部队进城,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来到了这个城市。阿芳的母亲是一位美丽的山东女人,但一口浓重的胶东话让我们难以适应。每当我们在胡同里玩耍时,遇到阿芳的母亲,我们总会模仿她的卷舌音喊一声:“阿芳,吃饭了。”
“兰兰,你就顽皮吧。”阿芳的母亲总是微笑着回应,她的宽容和善良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在那个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喧嚣与动荡。文革初期,胡同里的许多家庭都成为了被批斗的对象,大字报如潮水般涌来,每天都有新的“敌人”被揪出。我们对此充满好奇,总是聚在一起交换着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
一天下午,阿芳正在我家玩耍,突然传来一阵口号声。邻居黄阿姨慌张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孩子,快,快躲躲,批斗你妈的人来了!”话音刚落,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什么,批斗我妈?”我一脸困惑,不知发生了什么。当初,我也是一名根正苗红的红小兵啊!
窗外,口号声、汽车声、敲锣声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到一阵阵眩晕。我看着妈妈脖子上挂着的大牌子,眼泪夺眶而出。阿芳拉着我和妹妹的手,带着我们逃出了家门。
穿过胡同,我们来到了对面马路上一个隐蔽的角落。恐惧、紧张、焦虑、难堪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无法平静。我担心着独自在家的姥姥,担心着被批斗的妈妈,大脑一片空白。
夜幕降临,一轮弯月悄悄升起,路灯亮了,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纸屑和树叶,我们紧紧相依,闭上了眼睛。
阿芳轻轻摇晃着我,告诉我那些人已经离开了。我感激地点点头,拉着妹妹回到了胡同深处。
从那天起,我加入了另类的行列,灰溜溜地度日如年。胡同里的孩子们开始与我们划清界限,院门前的大字报也换了一茬又一茬。那些沾有绿色的物品,都被造反队的散兵游勇搜刮一空。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