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城的古玩市场上,有一位颇具名气的收藏爱好者,他的名字叫做冠于。他的父亲,冠清品,是一位在当地享有盛誉的文物鉴定专家,人们都称他为“冠一眼”,意思是只要看一眼,就能辨别出物品的真伪和价值。
有一天,冠于闲逛在古玩市场,目光在各个摊位间穿梭。他面带平静,不露声色。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普通的陶罐所吸引。
这个陶罐并不起眼,它造型圆润,工艺精良,品相完好,但不过是一个民国时期普通家庭用来盛放物品的陶罐,顶多值个五十块钱。然而,吸引冠于的是卖罐子的那个人。
他看起来像是一个农村人,穿着一件破旧的黄色大氅,头发凌乱,面容沧桑,双手笼在袖子里,低头坐在陶罐后面。罐子下面压着一张摊位费用单,显然这是他唯一的商品。
“这罐子多少钱?”冠于随口问道。
“八百。”摊主抬起头,目光坚定。
“八百?”冠于以为听错了。
“八百。”摊主的声音依旧坚定。
冠于笑了笑,转身要走。然而,当他回头时,却发现那个人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冠于心中有些不忍,转身说道:“你这罐子收来的吧?被人骗了,它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那个人站起身,激动地说:“这是我家奶奶留下来的,我娘用它来装鸡蛋和盐,前天拆房子时才从角落里翻出来,村里的人说这是古董,说不定能值上千块呢。”
冠于心中暗笑,心想这种故事在老家已经过时了。他故意逗弄那个人,说:“你那个三老爷是不是在骗你?”
那个人立刻反驳:“你才骗人!三老爷一辈子不说谎,他是老私塾,什么事不懂?”
冠于有些尴尬,转身离去。走了十几步,他又转身回来,假装看罐子,假装敲打,假装讨价还价,最后说:“三百,卖吗?”
卖罐子的人看着他,不屑地说:“你这人太不诚实了。”
“五百。”
卖罐子的人白了他一眼。
“六百。不卖,我就不买了。”
卖罐子的人沉吟了一下,说:“六百……刚好够买那个电视。行,给你!”
冠于假装掏钱,四处摸索,最后说:“糟糕,钱没带够。”他对卖罐子的人说,“你等我一下,我回家拿钱。”
说完,冠于假装慌忙地走了。他远远地看到卖罐子的人把罐子搬到脚边,紧紧地抱着它,他笑着打了个响指。
接下来的两个集市日,冠于都看到那个人坐在原来的地方,望着罐子四处张望。他派人去打听,回报说罐子已经被人买走了,现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冠于忍不住笑骂一句:“真是傻。”
半个月后,集市日的早上,冠清品出现在市场上,他的到来引起了所有收藏爱好者的注意。他径直走到卖罐子的那个人面前,问道:“这位老兄,你这罐子是不是给我家小子留的?”
那个人慌忙站起,说:“是是。”
“那是个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长头发,额头上有块小红痣?”
“对对对,老师您……”
冠清品递过一叠钞票,说:“这是六百,你点点。”
那个人接过钞票,笨拙地数着,说:“正好,拿着了啊。”他又连忙捧起那个陶罐,用袖子擦拭,然后双手递过来。
冠清品接过陶罐,说:“让你久等了,对不起。”
冠清品捧着陶罐走向街口,正巧和赶来的冠于撞了个满怀。他看到父亲手里捧着的罐子,问:“爸,您专门为这个罐子来的?”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