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火种尚未被人类所掌握,点燃灯火便成为了一项技艺。那时,若要生火,需得依靠原始的取火方法——钻木取火。这个过程既繁琐又考验耐心。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来自魏国的士人突然从梦中惊醒,一阵剧烈的腹痛让他无法忍受。他痛苦地呻吟着,额头上渗出了黄豆大的汗珠。他挣扎着爬起身,大声呼喊守门的仆人:“阿四,我肚子疼得厉害,你快去拿工具,帮我钻木取火,点亮灯火!”
夜色浓重,没有月亮的照耀,屋内一片漆黑。守门人摸索着寻找工具,却因为黑暗而屡屡受挫。他踢翻了凳子,险些绊倒在门槛上。尽管他尽力寻找,但工具依然不见踪影。
士人焦急万分,不断地催促:“你动作快点,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耐心渐渐耗尽,最终忍不住破口大骂:“你这个废物,我平日里养着你,关键时刻却什么忙都帮不上,还不如那条狗!”
守门人听后,心中不禁起了波澜。面对主人的指责,他忍不住反驳道:“您责怪我也太不公道了!现在四周一片漆黑,我连工具都找不到,您为何不拿个灯笼照亮,让我能看清楚寻找工具呢?”
守门人的回答看似荒谬:让主人用灯笼照明来寻找工具点灯。但如果灯火明亮,还需要他去找取火工具吗?同样地,既然周围一片漆黑,为何又要责怪他找不到工具呢?守门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回答,巧妙地指出了主人逻辑上的错误。这则故事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先了解情况,切勿盲目指责他人。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