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睿作风:严谨务实,创新进取
哲理故事 阳光智慧者 0 2025-01-15
韦睿威武形象 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投入巨额资金打造了一支被誉为百年来最强大的军队,并委派自己的弟弟临川王萧宏担任统帅。这支军队抵达洛口(今安徽怀远境)后,收到了北魏人送来的妇女头巾和发饰,并附上一首儿歌:“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北魏人认为,这支看似强大的军队的正副统帅不过如女人一般,而他们真正畏惧的只有一个人——韦睿。 韦睿究竟有何等威猛,竟让剽悍的北魏人闻风丧胆?无论是平日里在街上行走,还是在战场上交锋,没有人会将韦睿视为一位领兵打仗的将军。因为他从未穿过军服,平时总是一身儒装,宽松自如,宛如一位教书先生。这并非韦睿刻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他身体柔弱,无法骑马,即使指挥作战,也只能坐在平板车上,手持竹制如意发布命令。看似弱不禁风的韦睿,一旦上战场,却能让人心生畏惧。 公元506年,梁朝北伐,合肥之战爆发。一天,韦睿带人侦察小岘城(今安徽含山北)的敌情,忽然城门洞开,魏军数百人出城列阵,大声叫嚣。韦睿欲发动进攻,部将们却表示反对,认为只是出来侦察,没有准备,不能硬拼。韦睿则认为,城中魏军有两千余兵马,闭门紧守足以自保,而这次无故开城列阵,必定有骁勇之兵。如果能挫伤他们,那么此城不攻自破。部将们仍犹豫不决,韦睿拿出军令符节,坚决要求进攻。最终,士兵们以一当十,殊死作战,大败魏军,一举占领了这座军事重镇,为夺取合肥扫清了障碍。 公元507年10月,北魏集结数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发动兼并梁朝的战争,连城四十余座,围攻淮河南岸的钟离城。梁武帝命右卫将军曹景宗督军20万救援钟离,但走到邵阳洲就不敢前进。梁武帝大怒,派镇守合肥的韦睿出兵,并赐给他龙环御刀,授权说:“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韦睿接到命令,立刻起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昼夜急行军,仅用十天便抵达邵阳。当时梁军都畏惧魏军兵势强盛,劝韦睿慢点走,以静观其变。韦睿则认为,钟离危在旦夕,快马加鞭还怕来不及,何况还慢慢走呢?夜里抵达后,韦睿在距离魏军城堡百余步的地方挖壕沟,树鹿角,拂晓时分,一座城堡般的营垒便建好了。魏军主帅元英早晨起来巡视,惊呼:“这是哪个神仙所为的啊!”他亲自率领数倍于梁军的部队攻城,箭矢密集如雨。韦睿的儿子韦黯请求到城下去躲避,但韦睿不允许,他依然乘坐一顶白轿,手持白角如意,镇定自若地指挥军队。士兵们看到韦睿如此,心立刻安定下来,勇猛作战,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魏军士气受挫,韦睿乘势火烧魏军联系淮河南北两岸的桥梁,元英见大势已去,弃城逃跑,钟离之围遂解。 韦睿虽身不能骑马,手不能提兵刃,却能令士兵们敬佩不已,打起仗来人人愿效死力。这并非仅仅因为皇上授予的权杖,还因为他那儒者装束背后的仁爱之心。他曾抚养成孤儿侄子,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他不置办产业,把自己的俸禄都散发给亲戚故人,家中并无积蓄。韦睿不仅对亲人好,对部下也爱护备至,常恐不及,因此投奔他的人士络绎不绝。他因战功所得赏赐不计其数,但每次都分赏给将士。他爱惜士兵,行军打仗,每到一个地方,士兵的营帐没有立起来,他从不肯进自己的大帐休息;士兵的锅灶没有建成,他从不肯自己先吃饭。受到如此关爱,士兵们上了战场,怎能不勇猛如虎呢? 在梁朝,韦睿功高盖世,但他从不恃功自傲,总是见了功劳就躲,见了利益就让。钟离之战胜利后,曹景宗和其他诸将争先恐后地向朝廷告捷,只有韦睿独居其后,默不作声。钟离守将昌义之感激韦睿,宴请曹景宗和韦睿后,又请他们娱乐一番,拿出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他们二人掷骰子。曹景宗掷了个“雉”,韦睿掷的是“卢”,“卢”该赢“雉”,二十万钱本该韦睿赢,他却赶紧又拿过骰子,说:“怪事,没掷好!”结果掷出了一个“塞”,输给了“雉”,钱自然装进了曹景宗的腰包。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有不懂的地方从不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甚至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特别敬重韦睿,无论在什么场合,对他总是恭敬三分。 韦睿不贪功,不贪财,也不媚上。梁武帝极其信佛,全国都形成了风气,到处建寺院,开道场,拜佛诵经,香烟缭绕。但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不信不听,言谈举止一如往常。 韦睿外柔而内刚,与士兵相处,像慈父一样仁爱;打起仗来,果断勇敢,身先士卒;对功劳、政绩和财产,都不以为宝,淡然处之;与人相处,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因上级领导的好恶而跟风媚俗。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呢?

版权声明: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句子迷 -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文案和诗词!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网】https://www.huihua8.net/